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332|回复: 0

叶雨作品: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5-5-24 09:47:29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文所称“夹比而军在比阳”之比阳,即明代以来所称之泌阳或曰今泌阳县,非大唐至蒙元间之泌阳县也。那泌阳乃指今唐河县域。
       此所以“夹比而军在比阳”开题乃据《水经注·卷二十九·沘水》之记载。照录原文如下,曰:
       大胡山在比阳北,如东三十余里,广圆五六十里。张衡赋南都所谓天封太狐者也。应劭曰:比水出比阳县东,入蔡。《经》云泄水从南来注之。然比阳无泄水。盖误引寿春之沘泄耳。余以延昌四年蒙除东荆州刺史,州治比阳县故城城南有蔡水,出南磐石山,故亦曰磐石川。西北流,注于比。非泄水也。《吕氏春秋》曰:齐令章子与韩魏攻荆。荆使唐蔑应之。夹比而军。欲视水之深浅,荆人射之而莫知也。有芻者曰:兵盛则水浅矣。章子夜袭之。斩蔑于是水之上也。比水又西,澳水注之。水北出慈丘山,东流,屈而南转,又南入于比水。
       这段引文中的“余”,即《水经注》作者郦道元自称。郦道元曾治比阳,任东荆州刺史有年。属于公元前301年发生在比阳比水“夹比而军”战役的间接知情者。相对于后人,具有更加权威的发言权。       当代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著《中国历史地图集》将夹比而军之地“垂沙”标注在唐河县西南古比(沘)水(今称唐河)沿岸,乃是误注。其所以有此失误,盖因于《水经》原文云“泄水南来注之”的“泄水”之“泄”误为“谢水”所致。谭先生或未读郦著乎?以我看简直匪夷所思。郦道元已经说明《水经》误,无泄(谢)水,而有蔡水。亦称盘古川水之南来与比水会。谭先生仍此自误标注,至今未见其作何解释。或因我孤陋而未见诸谭先生释文乎。
      谢水的确在谭其骧先生标注处,《水经注》亦有同样记载。然汇入比水的磐石川水既非泄水也非谢水。谭先生越过千年前郦注而主观一笔,因由此误,可惜之甚也!好在他和当地的今人还承认今唐河是发源于比阳大胡山(今称白云山)的比水之一段,而未自称述。比水之今称泌水 ,正如《清史稿.地理志》之所称:讹。此事说来话长,且待异日细讲。
       现代某些民间古史地爱好者固执认为,夹比而军古战事发生在比水之今唐河段,理由依据即谭先生的误标。史实具在,这些人应该明白。明知而硬拗误论,要么是历史无知,要么有难以明说的执念。
       我因为偶读《水经注》卷二十九之比水注文而有所发现。原来,夹比而军杀楚将唐蔑处“在是水”而不在他处,始而惊愕,继而兴奋。因此,特于2025年5月19日同王君瑜廷先生一道赶赴泌阳赊湾灵稷铺至盘古川(今称甜水河)与比水汇流处实地踏勘,实地感受、比对先贤郦道元之《水经注》记载的现场气氛。果然古垂沙之战场遗迹依然,地势奇特。即使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气候变化和人为扰动,其北岸高峻,二水交汇的面貌仍然依稀可辨。宽阔的比水、磐石川交汇形成的三岔河道仍然宽阔广大,虽然因为前段时间久旱无雨,致磐石川水量减至一线,不复古代之磅礴丰沛。却仍然催生出我们观今景而思千古,浮想联翩的激动。
       遥想是时,楚守军在北居高临下,明显处于战略优势地位,齐魏韩联军在屈曲较低的南岸,又不知河水深浅,所以不敢贸然攻击,以至夹岸对峙半年,后得打柴百姓指点才茅塞顿开,一举突破楚军阵地,杀死楚国主将唐蔑。刹那间楚人土崩瓦解。一直咄咄逼人号称“方城以为城,沔水(长江)以为池”可以北向无敌的楚人神话崩塌殆尽。——这是发生在比水上的古代著名战役,也是楚国由强转弱,终被秦灭的重大历史转折点。郦道元以水证史不可能信口胡说。况且《水经注》是古今公信的地理水文巨著,我们今天的读者便不能不以此为确凿证据。 而谭其骧之注比郦道元之注《水经》晚约两千余年,与北魏时代曾在此担任东荆州刺史四年之久的俪道元比,当然是俪注更接近事实。谭先生作为晚生,置俪注于不顾难免走笔有失。所以,今天的比水沿岸人不应该盲目跟风以讹传讹,或者主观想象,制造新的奇谈怪论。
       此时,在炎炎烈日下我和同去的瑜廷先生面对着二水溶汇,汩汩西行的比水倒流奇观,感叹不止——不料这漠漠沙滩,潺潺流水处竟然发生过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事件哩。
       回到家,写了这个短文,意在为涉及今宛东两邻县间的历史公案作一公断。同时也想借此作激发泌阳老家人发思古之幽情,树爱乡之浩气的媒介。努力提升我们千年比阳古县旧貌换新颜的加速度。
       也许这就是我老而未朽,壮思不减的幼稚表现吧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宛东论坛

GMT+8, 2025-9-7 07:48 , Processed in 0.156302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