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63|回复: 0

官庄镇千年石桥(兴隆桥)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5-1-10 11:40:28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官庄镇千年石桥“兴隆桥”

《泌阳县志》记载:泌阳县官庄街北寨外石桥,长22米,宽4.5米,高1.95米,建于宋代,乾隆十九年(1754年)重修时立有石碑,名曰“兴隆桥”。

《泌阳县志》记载:泌阳县官庄街北寨外石桥,长22米,宽4.5米,高1.95米,建于宋代,乾隆十九年(1754年)重修时立有石碑,名曰“兴隆桥”。

图片
另据《河南省古今地名大词典》记载:泌阳县官庄石桥,古谓“兴隆桥”,据清朝乾隆拾玖年建桥碑文称,该石桥按结构龙头龙尾分析,当属宋代古建筑艺术。按照官庄镇地方志所述,官庄街历史悠久,在宋、元年代称叫“兴隆镇”,街北石桥称之“兴隆桥”,桥北边有座“兴隆寺”,镇、桥、寺“三位一线”,同在一条南北中轴地标线上。

兴隆桥迊水侧的桥墩上边和桥南边防水面石墙上有醒目的石雕“龙头”,雕刻有“王”字,背水侧桥墩上边安有栩栩如生的“龙尾”,可与河北赵州桥相比美,堪称豫南古桥之“最”。“文革”中,官庄二中的“红卫兵小将”,掂着大铁锤进行破坏也没将“龙头”“龙尾”砸掉,至今残留着斑斑伤迹。

兴隆古桥,历史悠久,饱经沧桑。在当地进行小城镇建设和“美丽乡村”建设中,这座兴隆古桥被视为历史文物保存了下来。当地政府并对沿桥西去的官庄街西寨墙的河道进行了整修治理,修建起沿河公路,两侧栽上风景树,安装上路灯,在古桥旁边修建了“兴隆亭”和群众文化活动广场。每当傍晚,当地群众纷纷来此跳健身舞,也有一些老艺人自拉自唱,即兴表演,也有一些老年人坐在一起拉家常,或者小夫妻扯着小孩逛广场,欢欢乐乐,热闹非凡。


古桥共有11孔,古桥南边有一棵千年古柏树,古桥北边有座千年古寺“兴隆寺”,在石桥与古寺中间的羊肠小道旁,有一间用三块巨石垒砌,上层用石板盖顶,中间无梁支撑的 “娘娘庙”。故称“一百(柏)一十一孔桥”和“四十(石)一间无梁庙”。


陈民志系泌阳县官庄镇陈楼村人,明万历二十年(1592年)考中进士,因品行端庄,为官清正,被朝廷敕封为吏部考功司主事。相传陈民志“石桥设计请陛下”的故事,就发生在这里。

明朝万历年间,我国黄淮河流域连降暴雨,洪水泛滥成灾,豫南各县先涝后旱,颗粒不收。在灾荒之年,官府仍横征暴敛,若抗交“皇粮”,则犯杀头之罪,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。陈民志得知后,情系故土,便借故告假返乡,顺便查看灾情,当他踏入泌阳后看到田园荒芜,百姓蓬头垢面,身瘦如柴,走路东倒西歪,皆以草根、树皮充饥,路边病死饿死者不乏有之。陈民志忧国忧民,边走边想,思考怎样挽救家乡黎民百姓之策。


陈民志本想立即回朝上奏皇上,但又考虑到有家乡之嫌,不能直谏,必须另选良策。这时,他抬头猛然看见眼前的官庄大石桥,发现这座石桥刚好有11个桥孔,桥南侧有一个大柏树,北侧有一个用四块大石板垒筑不使用木梁支撑的小庙,眉头一皱,计上心来,脱口而出:“有了!”于是便调转马头,急忙返回京城,上朝奏本。

他奏本道:“小臣家住泌阳,千年古县不平凡;城南有座盘古山,盘古山下大磨盘,兄妹滚磨成了亲,盘古造人成神仙;官庄有座大石桥,一百多个桥孔数不完;还有四十(石)一间无梁(粮)庙,玄宗的爱妃称奇观。不知陛下可否御驾前去观看一下,一饱眼福?”久居深宫的万历皇帝早想出宫巡游,一听十分高兴,便决定择日巡游泌阳,看个究竟。


一日,陈民志陪同万历皇帝风尘仆仆来到泌阳县官庄街兴隆桥头,万历皇帝左观右看,不见奇景出现,龙颜不悦,便问道:“陈爱卿,你说的石桥奇景在哪里?”陈民志胸有成竹地说:“此桥便是!”万历皇帝下轿一数,发现这个石桥只有十一个桥孔,立即发怒道:“你敢戏弄朕,犯了欺君之罪,怎能多说一百个桥孔呢?”陈民志用手指着桥头南侧那棵柏树,说道:“加上这棵古柏树,不正好是一百(柏)一十一个桥孔吗?”万历皇帝又问:“那四十一间无梁(粮)庙又是咋回事呢?”陈民志用手指向桥头北侧的那座娘娘庙,说道:“陛下请看!”于是,他陪同万历皇帝又来到奶奶庙旁。看到这间小石庙结构非常简单,墙体是用三块大石板垒砌,上面也是用一块大石板盖顶,根本没有木梁支撑。

万历皇帝看罢,哭笑不得,便顺水推舟道:“陈爱卿,你可真会戏弄朕,四块石板一间庙,下边又不用梁,这就是你口喷的那四十(石)一间无梁(粮)庙吧!”皇上沉思片刻,又说道:“你所说的无‘梁’,难道是指泌阳百姓无‘粮’啊!民以食为天,老百姓没有粮食怎能生存下去呢?”


皇帝说到此处,陈民志“扑通”一声跪在他面前,哀求道:“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,微臣罪该万死,但小臣实属无奈,为了拯救泌阳黎民百姓,微臣万死不辞。现在泌阳连年灾荒,尸骨遍野,我并不是戏弄皇上,说谎的目的就是想让皇上能深入泌阳,察看灾情,体恤百姓,实行赈灾!”本来万历皇帝就不算是昏君,他回京后不仅没有对陈民志治罪,反而知人善任,将其擢升为工部都水司郎中,官至三品,并下诏书让其治理黄淮水患。皇帝通过实地考察,发现陈民志反映的泌阳灾情完全属实,即令泌阳县令开仓放粮,赈济灾民,并下谕让泌阳县老百姓免交三年皇粮。受命于危难之中的陈民志,以拯救灾民为己任,走马上任,并变卖家产捐献三千金作为治水经费,治理黄淮水患,造福一方百姓。陈民志为官清正,不避权贵,为民称颂,他在晚年辞官返乡,仍参与劳动,勤学苦读,编修县志,且侍母至孝,教子极严。病危时仍告诫子女:“我为官多年,两袖清风,家无积蓄,办丧从简,一口棺木,一身衣服足矣!”

斯人早逝去,古桥今犹存,陈民志的优秀品德,与石桥同存,永葆风范。《泌阳县志》、《红色鄂豫边》等杂志均有记载。


作者简介:牛金元,男,汉族,1943年8月生,中共党员,泌阳县官庄镇人,1963年参加工作,2003年退休,退休前任泌阳县农村公路管理所所长、党支部书记,退休后任泌阳县老记者协会秘书长,《泌阳文史资料》特约编辑。


本文摘选公众号《行走泌阳》牛金元原创
mmexporte0a29ad03a5b99e3266a3120995d8b84_1736480215027.jpeg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Powered by Discuz! 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 X3.5

GMT+8, 2025-1-23 03:47 , Processed in 0.201019 second(s), 21 queries 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宛东论坛 京公网安备 11210301021271号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